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中国财税法治战略研究院杨大春研究员的新书《中国四十年来税收法治史述论稿》在法律出版社出版,该著作纳入由曹义孙教授主编的“史良法学文库”。该书从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税法史和四十年来改革开放历史进行了税收法治史的背景的回顾,从四十年来税法学术史、制度史、实践史等三个不同的层面进行了阐述,归纳总结出四十年来税收法治史的特征与启示。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中国财税法治战略研究院田开友教授的最新力作《政府性基金课征法治化研究》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政府性基金法律治理研究的专著。同时,该著作纳入由曹义孙教授主编的“史良法学文库”。该研究成果不仅对如何处理好法治中国建设中的政府财政权和特定群体财产权间的关系以及税收与政府性基金间的关系提供了正面的理论回答,而且也对政府性基金设立、征管、资金使用以及缴费义务人权利救济等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有效回应。该成果论述内容十分全面、系统,而且颇为深入,理论性强,联系实际,虽然直接指向的是政府性基金问题,却也涉及整个国家财政的民主化、法治化方方面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正如我国著名经济法学家漆多俊教授在书的序言中提到——此书“应是国内相同领域不可多见的优秀著作之一。”
由于中国法学会即将针对《耕地占用税法(草案)》和《车辆购置税法(草案)》,举行2018年第20期立法专家咨询会。2018年9月12日下午,财税法研究所2017级研究生与全体老师在文彰楼518会议室举行该两部税法草案的研讨会。“半月谈”由财税法研究所所长黄建文教授主持,李俊英教授、田开友教授、杨大春副教授和孙博博士参加了此次交流,交流持续近3个小时。五位老师和财税法学研究生对两部税法草案,从不同视角展开热烈、深入的探讨,对具体的条文如何起草与修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对草案中存在的立法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师生们一致认为,税收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依法治税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对两部法律制定修改是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体现。最后黄建文教授对本期半月谈进行了总结,并感谢大家的为两部税法草案建言献策,表示一定会把大家的建议带到中国法学会立法专家咨询会。第七期学术“半月谈”是对税法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是一次财税法研究生法律逻辑、法律思维能力的考验,通过税收立法思维的训练,可以增强财税法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2018年7月12日,我院鲍晓敏,徐菁茹,石垠涛,陈正翼等四位研究生,参加全国税务律师、会计师、税务师领军人才培训班(第一期)项目。此次项目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隆重开班。本期培训班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财税法研究中心和盈科全国财税法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本次税法领军人才培训计划是响应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发起的“中国财税法治40年(1978-2018)”之系列活动之一。
2018年7月10日,财税法研究所全体师生在文彰楼518会议室举行第六期学术“半月谈”,“半月谈”由财税法专业三名研究生交流论文、其他研究生与谈、教师点评三个环节组成。研究生陈骏交流的论文《促进文化产业有效发展的财政法创新研究》;研究生陈墨雨交流的论文《税收强制措施实施程序重构研究》;研究生郭笑兵交流的论文《创新驱动自由贸易港建立:税收政策的探索》。本期学术“半月谈”由财税法研究所所长黄建文教授主持,李俊英教授、杨大春副教授和孙博博士参加了会议。在其他研究生与谈环节和老师评议环节,师生们围绕论文的选题、结构、思路与内容安排等进行讨论,其中针对三篇论文的摘要、关键词、文献检索方法、逻辑结构、论证方法等提出了许多中肯且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等。论文交流持续了3个小时。财税法研究所学术“半月谈”的连续举行,提升了研究生们研究财税法问题的能力和科研论文的写作水平,为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